3月4日,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中国宝武)对外宣布,公司去年粗钢产量达9522万吨,超过了安赛乐米塔尔的8980万吨,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钢铁生产商。
这是中国钢铁企业首次问鼎全球产量第一的宝座。
同天,中国宝武党委书记、董事长陈德荣接受了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专访,回答关于疫情防控、复工复产和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问题。以下为访谈实录,有所删节。
记者: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宝武的影响主要有哪些?
陈德荣:这个问题要分即期和长远影响两方面。
疫情对钢铁行业的最大影响首先是物流,因为钢铁是一个重物流的行业。经过前期一段时间的协调,现在整体的物流形势越来越好,对我们的生产已经没有太大影响。
接下来碰到的问题是库存。钢铁和所有的制造、建设行业紧密相关,比如汽车、船舶和建筑。虽然很多下游企业已经复工了,但产能利用率还比较低,导致大量钢铁产品即便有订单,发货也非常困难。所以现在我们的库存处在历史最高位。
最近这一周,我们基本上可以实现产品生产和出库的平衡,但估计需要两个月,才能消化钢铁产品库存,实现正常的库存水平。
在各方面支持下,目前我们的整体生产运营保持了比较良好的势头。按照法人单位数来统计,宝武的复工率大概在92%,按照产能利用率统计,目前大概是94%。
从长远来看,我们认为,疫情对今年钢铁的整体消费量影响不大,能够保持平稳发展态势。
记者:一些钢铁企业由于各种因素在考虑减产,但是您提到中国宝武的产能利用率仍然较高,这是为什么?
陈德荣:疫情对包括钢铁在内的制造业肯定是有影响,但对不同企业的影响程度并不一样。因为产品结构不同,地理区位不同,抗击打能力也不同。同时也和采取的措施有关,所以每家企业的表现不一样。
在这次疫情中,我们十个钢铁生产基地所带来的协同效应,是优势之一。
以物流为例,原来只有一个钢铁基地时,物流很容易受到阻碍,但多基地协同后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比如武钢有限在武汉生产的产品想运到上海,其他码头可能都不行,但宝钢股份的码头可以接收。
如果说这次疫情是冬天,可能我们为过冬做的准备更充分一些,抵抗力也更强一点。
记者:中国宝武在湖北特别是武汉生产基地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?
陈德荣:中国宝武有四分之一的员工在湖北地区,所以这次的抗疫工作压力较大。在武汉和湖北的其他地区,我们并不存在复工复产问题,因为生产没有停过。一直以来,我们都是两手抓,一方面抗疫防疫,一方面正常生产。
最近,我给中国宝武在当地的公司提出了要求,现在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,但更不能松劲,要更严格地做好防疫工作。同时,还要不讲条件、不计成本地为武汉市的抗疫工作提供支持。
记者:中国宝武去年粗钢产量超过安赛乐米塔尔成为世界第一。您对此是如何看的?
陈德荣: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很特别的事情。中国的钢铁产能占全球一半,在这样大的体量下,以中国宝武为代表的中国钢铁企业,能够在总量方面名列全球前茅,是很自然的。
我们达到规模第一后,其实压力更大了,也更加驱使我们做强做优,和行业的龙头地位相称。否则的话,就是大而不强,大而不优。
作为规模世界第一的钢铁企业,中国宝武怎样才能成为世界一流企业?办法就是对标找差。
我们最近在设计一个指标体系,除规模以外,也包括营收利润率、净资产回报率、研发投入、负债率等等。
这个体系确定以后,我们要分析中国宝武和世界一流企业还有哪些差距,形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,提高措施是什么,任务如何分解落地。
我们期望在规模达到世界第一后,中国宝武的效益和科技也能够成为世界第一。
记者:中国宝武去年的粗钢产量统计中,是否也包括了重庆钢铁的产量?
陈德荣:中国宝武已经实施了对重庆钢铁的实质管理,所以根据国家有关统计规则,产量统计是实施并表的。另外,今年会实现财务并表。
所以,中国宝武去年的9522万吨粗钢产量中,包括了重庆钢铁的600多万吨产量。
记者:过去几年,公司一共经历了三次大型的兼并重组,包括宝武合并,重组马钢以及对重庆钢铁实施实质管理,您如何看待这三次兼并重组对于宝武乃至中国钢铁行业的意义?
陈德荣:中国钢铁提高集中度的必由之路,一定是联合重组。中国钢铁产量虽然占到全球总产量一半以上,但由于工业化的时间相对较短,国内大量企业规模较小、分布较散、装备较低,行业秩序比较乱。
这不仅仅是钢铁行业,中国制造业差不多都存在类似情况,因为发育的时间太短了。
所以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其中要求去过剩产能。去产能工作排第一位的就是钢铁。同时,也要求推进联合重组,提高产业集中度,来解决“低小散乱”的问题。
宝钢和武钢的联合重组是全国供给侧改革的示范。国家鼓励,双方也有这样的条件,所以宝武实施了联合重组。在这之后,应该更多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来推进。
去年,我们重组了马钢集团,还实施对重庆钢铁的实质管理。这些都是基于我们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钢铁行业的理解,做出的市场化发展行为。
发展有很多种路径和方法,在现阶段,最合理、最经济也是最快速有效的方式,就是联合重组并购。这也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企业成长的普遍规律。
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中国宝武抓住了机遇。我们有这方面的需求,别的企业也有这样的需求,重组带来双方的共赢。
经过这几年,中国宝武在重组方面做到目前的程度,我们感觉这条路应该是正确的,我们也因此提升了竞争力。
最明显的是,我们的规模做到了世界最大,利润也是最高的。这个还是第一步,也是最表面的。
基于这样的联合重组,我们接下来要实现专业化整合,大幅提高我们的资源配置效率。
过去只有一个钢厂时,辅助的工序再整合也没有效率。现在把10个乃至20个钢厂的多元化配套业务进行专业化整合,它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。
记者:按照公司此前计划,到2025年将实现1亿吨的钢铁产能,也就是“亿吨宝武”,现在这个目标即将提前实现。宝武是否还有进一步提高市场规模的打算?
陈德荣:企业不能够停止成长,一个企业一旦停止了发展,一定会灭亡。你说1亿吨大不大,我觉得是很大。但就钢铁这个行业来说,也不算大吧?
全球有20亿吨钢铁产能,中国宝武的1亿吨产能,仅占到全球市场的5%。一个真正成熟的行业,头部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最起码要达到百分之十几,甚至二十几。
虽然钢铁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,但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远没有成熟,所以宝武的机会还很大。
记者:您如何评价中国宝武目前实施的多元化战略?
陈德荣:对于一个大型企业集团而言,多元化是发展的必然,但多元化也要有一个度。无序的多元化,资源不聚焦的多元化,一定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。
国资委对央企也有非常明确的要求,就是要坚守主责主业。所以中国宝武的多元化是以钢铁产业为基础,相关多元的生态圈协同发展。
我们的多元产业包括新材料、智慧服务、资源环境、产业园区和产业金融五个板块,加上钢铁为基础,就是“一基五元”。这五个产业滋生于钢铁,同时又能与钢铁主业协同发展,是一个有机的整体。
我经常举一个例子,中国宝武的“一基五元”就像人的手。钢铁为“基”就是手掌,“五元”是五个手指,每个部分都不可或缺。
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多元化对我们钢铁主业的保供保产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,发挥了很强的协同能力。
下一步,我们在多元化领域还要进一步梳理,重点扶持相关产业,比如智慧制造、智慧服务。
记者:在国际化方面,中国宝武近期有哪些打算?
陈德荣:当一个大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,国际化也是必然的商业逻辑。只有在全球市场布局,才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力。所以,国际化是中国宝武今后发展的一个必然。
过去这些年,我们的采购和销售一直是国际化的,但我们的制造端在国际化方面仍比较薄弱。
今年,我们正在做一些大的寻源和推进工作,寻求在国外布局长流程和全流程钢铁制造基地。国际化的风险也很大,所以我们是既积极又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。
我们主要考虑两个潜在区域
,一个是欧美这样的市场经济成熟地区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,这些国家钢铁行业的竞争力不如中国。到欧美去,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在装备、技术、人才和产品方面的优势。
第二个是“一带一路”沿线。在印度洋沿岸“一带一路”沿线,有着远比中国人口规模更庞大的待发展区域。如果按照今天中国人均钢产量700公斤计算,如果这一区域未来发展起来,它的钢铁市场会有非常巨大的空间。
(信息来源于网络)
免责声明:本公司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公司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